女儿的演讲
看着女儿的成长,我不得不忘记时间的流逝。
从女儿蹒跚学步时我必须躬下身去伸手相护,到现在不时的在我眼前一晃偶尔需仰视,这变化每每让我心里增添几分成功的感受。
身体健康,曾是我对女儿最为强烈的愿望。成长间女儿很少患病。感冒也只是偶尔发生。女儿不是专职训练的运动员,在校运动会上短跑、跳跃、投掷等项目女儿也是被校运动员视为强劲对手的那一批人。而站在领奖台上的往往就是她。
心理健康,女儿很少和同学伙伴攀比,生活理念也很独立,不管在什么条件下总能找到快乐因素来感染身边的其他人,很受同学伙伴儿的欢迎。
在老师、同学眼里女儿不是事儿妈,更不是小电话,相对中性。不冒尖儿,临事不慌。又一次中午时间校园门口突发偶然事件,好多同学从教室里跑出去围观。女儿果断喊出‘......班同学回教室。’一下子制止了本班同学的好奇从众行为。我对女儿此举也倍感欣慰。
话题扯得稍远。但对我讲述女儿的演讲比赛表现是些铺垫。
今年,媒体有重新宣传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教育系统也不甘落后,组织全区各校师生参加征文活动,组织演讲比赛。
女儿被选中了,很愿意也很为难。
“三十年的历程,我们九零后只赶上了十几年,写啥呀?咋写呀?老爸帮忙吧”
“我只管提供我知道的素材,思路你自己拿,文章你自己写,我负责调整,修改归自己。”
女儿欣然。
文成之后,我将文章发到了博客上,
演讲的预备期一周,演讲时间限制在四分半。女儿的文章原是两千多字,不得不删,尽管舍不得。但这一删减的过程,女儿也学习了新的调整文章的方法,一举多得。
试讲期间,学校的指导老师测试时间,总是稍长。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调整词句。
我看得出女儿没底了。
临近演讲,女儿要请我听听,我专心的听了。也做了指导。
1、开场白.........演讲全程............收
2、语气、语调、语速、逻辑重音、语音流变........
3、利用曲艺贯口,适度加入演唱的特色。
4、演讲的总体线条,也叫旋律线,段落、板式。
5、咬字吐字、表情眼神、体态手势。
6、内心视像、交流视点。
7、站位、中心点、重心与行动台步。
女儿也没觉得吃怪,好的欧了。自己扎到穿衣镜前,小试牛刀。
我等待着女儿返回来校对感觉。
看来是赶不上人家九零后的思维节奏了,女儿愣是直接参赛,一举夺魁。
演讲赛后回家,看得出女儿也想深沉一把,但终不能掩饰内心的喜悦,一下子把演讲比赛的实况进行转播与重播了。而且做了剪辑,加了评论。
我就是老办法,听。平静的和女儿分享这份快乐。
“二十七个人参赛,我是第二十六号,前边有两名未能按时到场,依次提前我基本上就是最后一名了。不对,是最后一名演讲。我讲完就回学校了。第二十七号的演讲没听见。哎呀这点儿没办好。应该听听,第二十七号讲没讲啊,可能是前边晚来的后边讲了。小遗憾小遗憾.....”
“评委我不认识,肯定都是老师。”
“怎见得?”
“直觉,反正不像是高身份或是高文化的人,不对,也可能是真人不露相,不能瞎说,没点水平也当不了评委。不过都很平和,不吓人。评的也很认真。值得尊敬。”
“我听了。前边同学的演讲,都是那样的。咋形容呢?有特别激昂的,三高:声调高、情绪高、嗓门高、就是得分不高。这是我估计的。还不知道分呢。有紧张卡壳的。说的挺好,说着说着忘词了。”
“要是人家不忘词呢?”
“那我听着也不行”
“为啥?”
“内容,又说青藏铁路的,又说奥运会的,又说自己村子的,不是内容单一就是视野太窄。”
“还有自己说哭了的,我看像是老师安排的,没哭好,适得其反了。”
“也有用歌词的,还有一个加唱的。唱的内容好像也和改革开放搭边儿。但对文章没起多的推动作用。”
“o(∩_∩)o...,我也把槐树荫儿那段儿唱了。”
“是吗?”
“是啊,不过我是在贯口后面紧接着就是这段儿唱。把评委们唱动了,他们没听过这歌。”
说着女儿又来了两口。
“村头有着一片槐树荫儿,老汉小伙来聚群儿,........”
“我一唱,全场的人,尤其是评委都放下了笔,听我的歌了。原创歌曲就是好。他们谁也没听过,感谢老爸啊。”
“唱完了,当我说道‘听到这儿四十岁以上的人都会想起过去村子里老头汉子扎堆儿靠墙跟儿、蹲树荫儿的情景。’我一眼就看见评委里有一位和你年岁差不多的老师。我就盯住了他,我说完了他直点头。”
“我肯定抓住观众了,后面我就发挥了,又是一个贯口,提高语速,直到结尾一贯而就。”
“我看出来了,老师们肯定没听够。”
“下来一看时间,不到四分半,我平时咋总是五分呢?”
“你说呢?”
“我肯定是语速快了。看来还是有不足。需要改进。”
“成绩怎么样呢?”
“还没出来呢?不管他,我挺满意的。”
我半睡半醒,渐入佳境。
“好哇!我和你说话你睡觉。不和你玩儿了。”
我径直走到电脑前,打开博客,看着女儿的演讲稿,想象着女儿比赛的场景。这滋味真是很美。女儿这次没提到我和他妈妈参加不参加有没有去看他的比赛。忽然觉得女儿大了。
看得出来,这次他把心思全集中在演讲上了。不管水平高低,我觉得他成了。他尝试了新的知识能力。或是说他自己综合了自己的能力。
4月25日知道了消息。
“征文一等奖,演讲一等奖,这是区级的,还得到市里参加比赛。”
女儿并没有显得紧张。径直回屋准备期中考试去了。
我还是有点担心孩子会因为参赛影响了其中考试成绩。但转念一想,这种担心实在没有必要。十岁时,女儿主演的音乐剧《永远的红领巾》在唐山市家庭才艺大赛上拿一等奖时,和现在的表现也差不多。孩子并没有因得奖而惊喜。或许是孩子没有我们成年人功利思想。
这次听到女儿说了得奖后的想法:不知道我得奖能不能给我们班上加分儿?
女儿的演讲促进了他的成长。也冲击了我的思想。我真的要考虑,今后如何继续做好孩子的家长。
市里的比赛又是一等奖。